民航翻译中心
民航翻译中心
全国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委员会航空器运行分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24-06-21点击数:

全国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委员会航空器运行分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24年6月18日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胜利召开,民航华东管理局局长万向东,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铁祥,中国民航大学校长丁水汀,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副院长欧阳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副主任张晖,以及来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全国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委员会、航空器运行分委会,中飞院各二级单位的众多专家和学者共计4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肖凌主持。

航空器运行名词审定分委员会主任,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副院长欧阳霆在本次大会上致欢迎词,他代表学院向莅临会议的各位嘉宾致以诚挚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我院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欧阳副院长表示,名词术语是语言的结晶,文化传承的载体。统一、规范的科技名词体系是连接知识、理解、创新与发展的坚固桥梁。成立“全国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委员会航空器运行分委会”,旨在深化航空器运行领域的名词审定工作,构建科学、规范、统一的术语体系,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为民用航空安全筑牢坚实之基,为运行效率插上翱翔之翼。

全国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民航大学校长丁水汀致辞。他代表全国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委员会,对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位委员专家在百忙之中能够参加本次会议表示诚挚的谢意!丁校长指出,十四五以来民航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产业之间的深入融合,因此航空领域的名词需要统一话语,统一话语体系。2024年3月26日,全国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设置11个分委会,承担民航各领域专业名词的编写与审定任务。而今天航空器运行分委会的成立,更是紧紧依托和团结全行业的专家同仁一次重要契机。通过本次会议,希望各位专家同仁能为全民航的名词规范化工作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审定二处副处长史金鹏宣读分委员会委员名单,航空器运行分委员会主任欧阳霆和顾问万向东为各位分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此次受聘的委员分别为:东航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铁祥,东航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万庆朝,民航局飞行标准司运输飞行标准处处长曾鸣,全国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艳玲,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马院(法学系)副主任张君周,空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教授常耀明,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王林元,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学院副院长叶露,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黄德先,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郑丽。其中,张君周被聘为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丽被聘为分委员会秘书长。

会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张晖副主任,以及全国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委员会秘书长、民航大外国语学院张艳玲院长分别作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介绍”和“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工作报告”的主题报告。张晖副主任回顾了名词工作历史,指出名词工作历来是国家重要工程。他梳理了名词委自成立以来的主要审定工作成果,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规范要点,以及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指导方针和重点方向。谈及科技名词审定的科学逻辑时,张主任引用了郭沫若、钱学森、汪品先、席南华等大家的见解和认识,强调科技名词规范是“辞书的辞书”,审定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定名,补充任务是定义。张晖副主任最后强调,名词审定不仅是制定一项国家规范,更是参与一份国家事业、民族事业,集中体现国家意志、攸关学科话语权,参与单位及专家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张艳玲院长首先从历史、词条变化、章程发展以及委员会论证委员设置等角度,对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工作进行了梳理,对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工作方案做了详细汇报。她提出了“民用航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深入辨析民用与航空的概念,将概念延伸到政府部门、机场、航空器使用部门三个主体,并提出民用航空学科体系需要反映行业发展全貌,与国际接轨。最后,张院长介绍了以中国民航大学为秘书处的“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架构、审定分委会组成,并以秘书长身份代表委员会表示:将会快速、高效完成民航名词定名工作、民航名词释义工作与民航名词审定工作。

随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技术学院副院长叶露代表分委会,介绍了航空器运行名词编写预设计的两种框架目录。两种框架在涵盖内容、分类方式、整体架构方面代表两种不同角度的思路,就此种情况,参会专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会议最后,分委员会主任欧阳霆作总结发言,他重申了名词审定和编写工作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其科学性和系统性,要求各位委员借此机会勇担使命,全力支持国家名词委和民用航空名词委的工作,做好航空器运行分委会的名词编写和审定工作,为民航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磅礴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