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学院概况
外国语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1-07-19点击数:

外国语学院是在学校“以飞为主、综合发展”的战略中发展起来的,正式成立于 2005 年 3 月,其前身是外语系、外语教学部。学院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学校“扎根中国,建设一流飞行大学”的办学定位,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英语+民航”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专任教师101人,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44人,中国民航飞行人员英语等级测试/管制员英语等级测试考评员20余人。我院教师在语言学、外国文学、外语教育学、翻译理论和实践、民航英语研究等领域有较深的造诣,承担英语、翻译专业和全校飞行及地面37个本专科专业(含留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和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工作。

外国语学院现有英语和翻译两个本科专业,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授权点。全日制在读学生600多人,其中研究生90余人。学院下设党政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和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三个行政管理部门,以及英语系、翻译系、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大学英语第三教研室和民航英语教研室等六个教学单位。此外,学院设有MTI中心和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两个专门机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体系。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教师团队获评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英语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民航翻译研究所校级科研平台,和“三星堆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基地”市级科研平台。与三星堆博物馆、语言服务头部企业,民航企业、广汉市域内多所中学开展合作,共建“智慧语言服务现代产业学院”、“翻译人才孵化基地”和“外语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构建跨专业、跨行业的教学和科研共同体。完成民航专业文献翻译超100万字,出版教材、专著40余部。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四川省和民航局多项高级别科研教研课题,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省部级以上教学比赛中获奖10余人次。2025年,学院当选为中国翻译协会交通翻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党建引领强根基思政育人显成效

外国语学院坚持党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党建+课程思政”联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突出。荣获全国民航五一巾帼标兵岗,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岗,建党100周年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个荣誉,2个党支部通过校级样板党支部验收。

学院党委创新推进“三进”工作,将“讲好中国故事”深度融入外语教学,着力培养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三有”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成效显著: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校级课程思政分中心1个,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近三年,教师在“高教社杯”全国普通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大赛等外语类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13人次;学生参加“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外语能力大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31人次。

教学改革创一流课程建设结硕果

学院全面落实“以本为本”教育理念,系统推进师资队伍优化、教学条件升级、课程资源开发和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累计投入超500万元,建有同声传译实验室、笔译实验室、ICAO语言实训室,建成智能化航空语言数据分析与应用平台、英语专业知识图谱,以及丰富的线上课程教学平台。

近年来,学院以优质课程筑基高质量育人,课程建设成绩显著。《无线电陆空通话(英语)》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民航翻译》、《无线电陆空通话》、《飞行英语阅读》和《英语口语》获评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中国文化传播》获评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民航笔译》、《美国文学》、《民航英语阅读》等6门课程获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英语辩论艺术》、《英译汉》、《跨文化交际》等7门课程获评校级一流课程,《口译》课程获评校级高阶课程。建成行业特色民航英语教材体系,包括《飞行英语阅读》、《无线电陆空通话教程》、《民航特色新航向读写教程》和《民航特色新航向口语教程》等教材。2022年,“面向民航特色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民航英语教学创新与实践”获评四川省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师资建设树标杆民航特色育英才

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着力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教师队伍。全院现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硕士生导师22人,40%以上的专任教师具备海外学习或研修经历。我院拥有我国最强大民航英语师资队伍,协同全校各专业培养具有双语能力及国际视野的民航复合型人才,保障了民航运行国际标准。我院教师荣获民航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四有好老师、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安保审计先进个人、德阳卓越文化人才等荣誉称号。

近几年,教师多次在省级及以上教学竞赛中斩获佳绩: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三等奖1次、四川省一等奖1次,四川省二等奖1次,在“高教社杯”全国普通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等教学比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40余人次。

五育融合促发展人才培养谱新篇

学院始终锚定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构建“专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劳动育人模式,与6所中学建立实习基地,开发社区服务、博物馆讲解等特色项目,形成3个标志性劳动教育品牌,立项多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建成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核心,培养了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人文素养深厚、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精英语、宽视野、通国际”的高级复合型英语类人才。

学生多次在各类高层次口译、演讲、辩论赛事中斩获佳绩(如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大学生“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大赛、全国口译大赛、中华口译大赛、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等),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0余项;立项多个省部级、国家级双创项目。

毕业生就业渠道多元、质量稳定,多在航空公司、民航空管系统、民航机场集团等单位就职,从事飞行翻译、签派、空中交通管制、民航英语教师、空中乘务、人力资源等职业。近几年,毕业生深造率稳步上升,多人考入中国公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美国范德堡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等境内外知名学府继续深造。